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其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51年由上海迁至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5月,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械市建设学院、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合并,组建成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6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立并挂牌。
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十五”以来,学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973计划(包括国际重大科学计划)10项,主持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共10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4项;在人文社科领域,承担国家、教育部重大、重点项目及招标课题99项,2005年至今,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6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64项,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重点及一般项目109项。2009年,我校共有9项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被鉴定为优秀,居全国第一。“十五”以来,全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83项,其中,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研究分别获中华医学科学奖一、二、三等奖;获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17项(包括2项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14项,2009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8项。2007年,我校3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获得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5项。2008年,我校获得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0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地处上海市中心繁华地区,前身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正式立项,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之一。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新的上海交大医学院成立,崭新的上海交大医学院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十三所重点工科大学之一。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 1996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10月,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仁济医院建于1844年,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所西医医院,迄今已有164年的历史。164年来,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建国五十多年来,医院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拥有在职正高职称专家122名,副高职称专家289名,据最新统计资料,年收治门急诊病员近217万余人次,住院病人逾 5万7千人次,完成各类手术2.8万余台。目前医院拥有立体定向下微电极刺激仪(细胞刀)、超声刀、核磁共振仪(MRI)、多层螺旋CT(MSCT)、数字X线摄片机(DR)、PET-CT、肿瘤放疗设备、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系统(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检查仪(SPECT)、彩色Doppler诊断仪、流式细胞仪、大型生化分析仪等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国内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肿瘤专科医院,其前身是中比镭锭治疗院,于1931年3月1日正式成立,至今已有七十八年的历史,是我国成立最早的肿瘤专科医院。
拥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1个(肿瘤学),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2个(乳腺癌、病理学),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放射治疗、乳腺癌),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1个(临床病理学),复旦大学重中之重建设学科4个(乳腺癌、放射治疗、病理学、大肠癌)。医院为上海市病理、放射治疗、肿瘤化疗3个质量控制中心以及上海市抗癌协会的挂靠单位,设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及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复旦大学鼻咽癌诊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防治中心等科研机构。主办《中国癌症杂志》和《上海医学影像杂志》2本学术期刊,以及《抗癌》科普杂志。
中国抗癌协会是在金显宅、吴桓兴、金家瑞、张天泽等教授的倡导下,于 1984 年 4 月 28 日 正式成立的。中国抗癌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肿瘤学科唯一的国家一级学会。
中国抗癌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和动员全国各学科的肿瘤科技工作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肿瘤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抗癌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肿瘤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服务,反映肿瘤科技工作者意见,维护会员和肿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创建于1907年,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直属医院,1992年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目前已成为国家级高层次的医教研中心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华山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全院2000余名职工之中,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占80%,其中副高职以上专家300多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各1名。在全国学术性机构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13人,在上海学术性机构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28人。许多专家教授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
华山医院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除购置一般的诊疗设备外,还引进不少属国际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如PET、伽玛刀、磁共振(MRI)、CT、SPECT、DSA、电子束成像系统(EBIS)、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氩气刀、超声刀、X-刀、震波碎石机、直线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仪器,使华山医院医疗设备达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